

IB Diploma

IB Chinese A Language & Literature SL
IB DIPLOMA PROGRAMME :

Summary of IB Examing Criterion


试卷一:有引导题的文学文本分析 :
普通课程 SL(35%) 1小时 15分钟;
试卷二:两部文学作品的比较论文:
普通课程 SL (35%) 1小时 45分钟;
个人口头表达: 学生根据其选择的一部翻译文学作品和一部母语文学作品来口头回应其提炼的全球性议题的呈现方式:
普通课程 SL (30%) ,共15分钟;

Course Structure

![]() | ![]() | ![]() |
---|---|---|
![]() | ![]() | ![]() |
![]() |
单元 Unit
单元建构:
红色代表文学作品 / 蓝色代表非文学文本
单元1 - D1:中文 (A) 语言与文学 学科概览,读者对形式元素如何取舍: 三毛《撒哈拉的故事》,龙应台《目送》,几米《向左走向右走》 各类情感取向观点评判鲜明纪录片,如《舌尖上的中国》;
单元2 - D1:文本如何显示身份: 白先勇 《白先勇作品选》/《台北人》,余光中《余光中诗选》,苏轼(宋)词选 / 李清照(宋)词选,穹顶之下,各类新兴“次文体”;
单元3 - D1:疫意(疫情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加缪《鼠疫》,张爱玲《封锁》,传播媒介的特点和类别,头条日报《双非妇》;
单元4 - D1:语言的力量: 玛赞 莎塔碧 《我在伊朗长大》,莎士比亚《哈姆雷特》,鲁迅《呐喊》, 阿盛《厕所的故事》, 李纯恩《还是打电话》 ;
单元5 - D1: 生死存亡, 战争创伤: 余华《活着》, 喬治·奧威爾《动物农庄》, 杜甫(唐)诗集 , 电影《辛德勒名单》, 战争的报道, 采访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阿富汗战争系列文本;
单元6 - D2:贫富悬殊: 老舍《骆驼祥子》,林海音《城南旧事》,白居易(唐)《新乐府诗集》香港笼屋系列,曾经的九龙城寨,视像文本分析(电影、电视、图片等等);
单元7 - D2:成长之路, 而立之年: 曹禺《雷雨》,莫言《生死疲劳》,意象系列,人物形象系列,题材系列, 传承和创新-古文新意,网络世界 - 新媒体;
单元8 - D2:互文特色:卡夫卡《变形记》,张爱玲《花凋》, 老树画画,贾代腾飞 -照片《突围》、《萤火演讲》。
单元9 - D2: 总复习并且完成校内评估(IA) 个人口头表达。